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,保持足够时间,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。
退火热处理分为完全退火,不完全退火和去应力退火。退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检测,也可以用硬度试验来检测。许多钢材都是以退火热处理状态供货的,钢材硬度检测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,测试HRB硬度,对于较薄的钢板、钢带以及薄壁钢管,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,检测HRT硬度.
退火的目的在于:
①改善或消除钢铁在铸造、锻压、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,防止工件变形、开裂。
②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。
③细化晶粒,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。
④为最终热处理(淬火、回火)作好组织准备。
常用的退火工艺有:
①完全退火。用以细化中、低碳钢经铸造、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。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~50℃,保温一段时间,然后随炉缓慢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,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。
②球化退火。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。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~40℃,保温后缓慢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,从而降低了硬度。
③等温退火。用以降低某些镍、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,以进行切削加工。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,保温适当时间,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,硬度即可降低。
④再结晶退火。用以消除金属线材、薄板在冷拔、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(硬度升高、塑性下降)。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~150℃ ,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。
⑤石墨化退火。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。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℃左右,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,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。
⑥扩散退火。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,提高其使用性能。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,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,并长时间保温,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。
风儿从哪儿找来的,写得不错,通俗易懂。
呵呵,咱这是:
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。
昨天在网上偶然看到的,平日里测软磁样品经常和客户谈到退火的问题,实际自己也没怎么整明白,看到这个感觉较好理解,顺便也拿来给月友们分享。
公司是国内硅钢的主要用户了,沿袭日本人的退火工艺
750度保温3小时
缓慢冷却
450度发蓝以防锈,其实也防不了多久,不过比不发蓝好一些。因为发蓝件可能放置3天生锈,我们把表面锈抛光掉以后,当天必须投入后道,否则一天就锈。
感觉用户层面采取退火工序的主要用途在于消除内部应力的影响。
LZ讲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力学性能进行的退火,为了改善电磁性能需要进行不同的热处理,改日有机会发上来……打字好累的
不知道过了10分钟没有-_-
楼上的朋友加油,谢谢你的宝贵经验,希望再接再厉!
haiwolf版主,不要吝惜你的金币哦!我帮你代劳了